airun运动知识库--马拉松,越野跑

推荐, 跑步

间歇跑指北

1. 什么是间歇跑? 间歇跑是一种交替进行高强度跑步和低强度活动或休息的训练方法。这种训练方式通过反复锻炼心肺功能,提高心血管效率。

2. 间歇跑的目的 间歇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速度、耐力和整体心血管健康。通过短时间内让身体超出舒适区,跑者可以提高乳酸阈值,即身体在特定速度下疲劳的点。

3. 通过间歇跑提升成绩 要通过间歇跑提高成绩,跑者应该:

  • 开始前先热身,为身体做准备。
  • 交替进行快速跑步和较慢的恢复阶段。
  • 逐渐增加快速间歇的强度和持续时间。
  • 在初期,重点是保持一致性而不是速度。
  • 将间歇训练融入平衡的跑步计划中。

4. 间歇跑的注意事项 进行间歇跑时,需谨慎对待:

  • 初学者应慢慢开始,以避免受伤。
  • 充足的水分和营养补充至关重要。
  • 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日非常重要。
  • 要倾听身体,避免过度训练。
  • 对于有健康问题或初次尝试跑步的人,建议咨询医疗提供者或受过训练的教练获得个性化建议。

下面我们看看亚瑟士给出的建议:

间歇跑算是比较高阶的一种跑步训练方式,它的强度很大,对身体要求也很高,完成一次间歇训练往往会痛苦不堪。另外间歇训练也几乎是所有训练中最五花八门的一种,每位教练对间歇都有不同的定义。

简单说说间歇跑的定义、具体训练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——

什么是间歇跑
跑步训练常见的E/M/T/A/I/R等训练,指的是主要以心率为基准,来评估运动的强度。

一般一次跑步训练,最为基础的两个构成,也就是训练时长和训练强度。比如通常我们说的有氧慢跑30分钟,意思就是以有氧心率的较低强度,进行30分钟的匀速慢跑。

放在训练课表里,往往会写成「E 30min」,即用E强度进行训练。

而间歇跑一般出现在I强度(Interval)中。

对应的,它的心率已经逼近最大心率的97%-100%、或者储备心率的95%-100% (关于储备心率的计算,可以查看马拉松比赛策略(上):初阶跑者应该如何规划比赛中的分段配速? ),以及几乎是以最大摄氧量(Vo2max)顶峰在奔跑——可见间歇跑的训练强度是极高的,接近以你最大的能力在全力奔跑!

这样的高强度下,显然单次训练时长不会太长。“间歇”的方式,就让身体能在此强度的总训练时间达到目的,并且身体也能在间歇形式中更好的得到训练。 比如「间歇跑/I强度训练2分钟x6,间休90秒」,就是以间歇的强度跑2分钟,休息(或慢跑/快走)90秒,而后进行下一组,一共六组的训练。

间歇跑对身体的考验相当大,所以不管是业余跑者还是精英职业选手,间歇训练都会很痛苦,需要咬牙才能坚持下来。

至于间歇的具体训练时长,不同训练目标也会有极大的差别。通常间歇以时间计量,从静止阶段直到达到I强度,摄氧量往往需要近2分钟才能达到最大值。

不过因为间歇最常在标准400米跑道上进行,因而也会以更容易测算的距离来衡量。单次间歇训练的长度从200-1600米不等,组次往往在3-10组间。

对更长距离的跑者(如马拉松),间歇训练可以更为保守的3-5公里比赛配速进行,这样既能提升最大摄氧量,又不至于让身体背负过高压力。

间歇跑的训练目的/可以起到的效果
间歇跑时的心率逼近最大心率值,也逼近最大摄氧量(Vo2max),此时身体的摄氧系统竭尽可能的工作,进行间歇训练因而能够刺激最大摄氧量,提升摄氧容量(oxygen uptake capacity)。

对身体来说,达到间歇速度/摄氧量最大值时,血液流速也极高,血压会升高,体内的糖与脂肪会以最高速度代谢成ATP供给肌肉来高速运动,而乳酸则会大量的在肌肉和血液中积累——跑间歇的跑者,面目狰狞大口喘气、每组跑完痛苦不堪,这都是常态。

了解了身体的这些原理,也就明白间歇跑的作用:

刺激身体最大摄氧量,并提升摄氧容量;
加速身体运动中代谢的效能;
锻炼全身肌群
磨炼身体和心理对痛苦感的承受力
如何通过间歇跑提高十公里的速度
五到十公里的比赛,往往最大摄氧量会达到95%,听上去应该大量用间歇跑来提升最大摄氧量速度——这是大错特错的观点。

即便是精英五/十公里选手,每周进行至多两次间歇训练即可。且间歇训练的跑量应低于周跑量的8%,或者以10公里为上限。

关于十公里的训练:十公里跑步成绩如何提升? (及五公里的训练:如何系统有效的训练5km长跑? ),下面具体说说在6周的训练周期里,可以如何安排间歇跑——

Week 6: 2-3公里有氧慢跑后,进行4组、3圈(1200米)间歇跑,组间3分钟慢跑或快走(不要停在原地),完成后进行2-3公里慢跑冷身;
Week 5: 2-3公里有氧慢跑后,进行5组x1000米间歇跑,组间慢跑400米,完成后进行2-3公里慢跑冷身;
Week 4: 2-3公里有氧慢跑后,进行6组x800米间歇跑,组间慢跑400米,完成后进行2-3公里慢跑冷身;
Week 3: 2-3公里有氧慢跑后,进行4组、3圈(1200米)间歇跑,组间3分钟慢跑或快走(不要停在原地),完成后进行2-3公里慢跑冷身;
Week 2: 3公里有氧慢跑后,进行5组x1000米间歇跑,组间慢跑400米,完成后进行2-3公里慢跑冷身;
Week 1: 3公里有氧慢跑后,进行6组、3分钟间歇跑,组间慢跑2分钟慢跑或快走(不要停在原地),完成后进行2-3公里慢跑冷身;

每周的间歇应安排在固定时间(比如每周的某一天),每次间歇训练至少间隔3天——同理,如果每周训练有长距离或者其它偏强度的训练,同类训练间也需要间隔至少2-3天的时间。

这些训练之余,有氧慢跑则是补充跑量、夯实基础、以及提升基础跑步能力的必选项。

间歇跑训练的其它事项
高强度的间歇是职业选手常见训练项目,但业余跑者是否应该进行间歇,这点向来存在争议。我们建议,业余跑者应更谨慎的对待间歇,可以将它作为体验和尝试,未必一定是必选训练项;

进行间歇训练并不是只跑间歇,前后一般会有一定时间的有氧慢跑,或者搭配乳酸阈值强度的多组次跑等。这也让间歇训练通常是以和其它强度训练组合方式进行。

毕竟这样一个极高强度的训练,前后的热身冷身及准备都必不可少;

间歇的高强度意味着它有一定的危险性,对身体考验也很大。建议训练在封闭的标准跑道进行,最好与能力相近的同伴一起完成,这样既保证了训练的质,也能完成量;

非短距离比赛选手,每周安排一次间歇训练即可。间歇训练后身体也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;

关于间歇组间的休息时间一直没有定论。有观点认为要尽小化休息时间,来保证摄氧量和代谢数值在整个训练中都处于较高水准;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休息时候心率应降回至有氧心率,而后再开始下一组心率。

——比较可参考的,可以将恢复时间安排为单次间歇跑的50~90%。至于具体是50%还是90%,视自己身体的疲惫度来决定。

发表评论